实用新型专利的侵权认定
前/言 实用新型专利是专利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从实用新型专利的特点出发,探讨其侵权认定的关键点。
1 基本概念
实用新型专利是指对产品的形状、结构或者其组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其主要关注产品的实用性和创新性。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期限为10年。在保护期限内,专利权人享有禁止他人侵犯专利权的权利,包括禁止他人生产、销售、使用、进口和转让该技术方案等。
2 侵权认定的关键点
1.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实践中通常按以下2个规则进行判定: (1)全面覆盖原则。根据《*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侵犯专利权纠纷案件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七条规定:“人民法院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包含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等同或者相同的技术特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缺少权利要求记载的一个以上的技术特征,或者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2)等同原则,是指就技术方案进行比对中,若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与专利独立权利要求保护的技术特征相比,从字面上看不相同,但经过分析可以认定二者是相等同的技术特征,并且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被诉侵权行为发生时无需经过创造性劳动就能够联想到的特征。 2.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是否早于实用新 型专利的申请日 如果被控侵权产品的技术方案早于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日被公开,那么该专利可能无法对抗先申请的专利。因此,在判定侵权行为时,需要对双方的申请日期进行核对,确保涉案专利的申请日期早于被控侵权产品的公开日期。
3 侵权认定步骤
1.收集证据:收集被控侵权产品的相关信息,包括产品样本、宣传资料、销售记录等。 2.技术特征比对:首先详细分析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书,明确其技术特征。其次对被控侵权产品进行拆解和分析,提取其技术特征,并与专利权利要求书中的技术特征进行逐一对比。 3.法律分析:结合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对比对结果进行法律分析,确定是否构成侵权。 4.咨询专家意见:在必要时,可以咨询专利领域的专家意见,特别是在技术特征复杂或存在争议时。专家的意见可以帮助确定侵权行为的性质和范围。
4 应对策略
1.协商解决:与侵权方进行沟通,尝试通过协商解决侵权纠纷。 2.行政投诉:向知识产权局或相关部门投诉侵权行为,请求行政机关介入调查和处理。 3.法律诉讼:如果协商无果,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确认侵权行为并给予相应的赔偿。 4.加强专利布局:在未来的研发和创新过程中,加强专利布局,及时申请专利保护,降低被侵权的风险。